气象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动静相宜好个秋 调节身心护健康

秋意渐浓,天高气爽,正是通过运动调整身心、拥抱健康的黄金时期。古人总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是四季更迭的自然规律,也暗含人体生理功能随节气变化的节奏。所谓“收”与“藏”,并非完全静止,而是强调在动静结合中,为身体蓄积抵御寒冬的能量。

人们常误以为运动是身体出问题后的“补救措施”,殊不知,它也可以是一种主动“事前健康防护”的积极手段。长期久坐、缺乏锻炼,早已被证实与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等密切相关。规律运动不仅能有效增强免疫力,更能显著改善情绪状态,对缓解秋季时节的“悲秋”情绪、应对气温波动带来的健康挑战尤为关键。

在众多运动中,登山或远足堪称秋季首选。当山峦被红、绿、黄层层点染,人们徒步其间享受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登高望远,能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此外,秋季空气清新干燥,适度登山还可增强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力,提升机体抗寒能力。选择一条坡度适中、落叶铺径的步道,既能体验“一览众山小”的豪情,也能在攀爬行走中实现全身锻炼。专家建议,登山、远足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平缓路线,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度疲劳,并做好充分热身与补水,确保安全。

告别夏日的酷暑,骑行运动在凉爽的秋日里成为一种享受。无论是穿梭于城市绿道,还是驰骋在郊野公路,骑行都能充分调动全身主要肌群,尤其有助于锻炼大腿和臀部力量。江岚表示,从医学角度看,骑行时双腿规律性持续蹬踏,能有效促进血液从血管末梢回流至心脏,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腿部肌肉,还强化了微血管组织,实现了所谓的“附带循环”,长期坚持对提升心肺功能大有裨益。

对于追求内心平静的人而言,秋季也是开始练习瑜伽与太极的理想时节。通过肢体拉伸和呼吸配合,不仅能增强呼吸系统抵抗力,预防秋季感冒,也有助于平复情绪、改善精神状态,使身心回归平衡。

d35779831738c19136af5811498bb345.jpg

尽情享受秋季运动之乐时,也需确保安全健康。首要原则是充分热身:因秋季气温较低,肌肉、韧带黏滞性会显著增加,关节灵活性随之下降,若不充分热身易引发损伤,建议通过关节环绕、高抬腿等动作热身。其次,着装需遵循“分层”原则——内层透气排汗,中层锁温保暖,外层防护风雨,便于根据运动中的体温变化灵活调整,避免汗湿着凉。

此外,运动后及时补充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肌肉修复与身体恢复;秋季干燥,补水应主动而持续,且运动前后均需适量补充。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张嘉赫
审核: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