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培训会召开

5月9日至10日,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办,河北固城农业气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固城站)和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承办的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培训会在河北雄安召开。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卢凡、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管徐波、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周国兵、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院所处处长郭锐、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车慧正、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所所长王培娟等专家和全国7个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气象局和有关高校的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观象台/野外试验站的站长、副站长以及监测和数据管理人员等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83cc731edee7c5241c4bb47e6148f83e.jpg
参会代表合影
本次培训会旨在宣讲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技术规范以及数据汇交方案,以规范国家野外站长期观测,促进数据汇聚与应用,提升联网观测研究和保障能力。卢凡副主任、周国兵副司长和车慧正副院长分别代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领导部门、主管部门和承办单位作了重要发言,徐波主管介绍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技术规范及数据汇交总体情况。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莉研究员介绍了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观测技术规范的编制情况,耿金剑执行站长、马志强研究员、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依明研究员、聂伟教授和罗琪高级工程师分别汇报了农林气象、大气本底、边界层气象、大气污染和海洋气象的观测技术规范;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数据应用室张志富副主任介绍了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职责和本领域野外台站数据汇交管理建设情况,数据中心石明远工程师讲解了数据汇交方案、模板与汇交系统。徐波主管主持了讨论环节,与会代表结合各自台站实际,就如何实施技术规范和汇交数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非国家站如何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等进行了热烈讨论。徐波主管、张志富副主任、周广胜站长和周莉研究员对参会代表的问题和建议逐一进行了解答、释疑和回应。会后,参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固城站的业务观测场地、仪器设施、试验研究、示范服务和数据汇交系统,并结合技术规范与数据汇交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cf7395416e6da12aa8295ebdc1fbf1f1.jpg
领导与嘉宾发言

本次培训会的召开不仅推动了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观测技术规范和标准化,还为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领域观测数据的科学汇交、管理和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各站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加强技术规范的实施力度,提升数据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大气科学与气候变化长期联网观测。同时,近50个中国气象局相关试验基地也参加了本次培训会,并表现出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发展的积极态势。

61972b15b4daa3979d902794d4053331.jpg
69322bbb8860a5b1143e0a178adb7c63.jpg
会议报告与交流讨论
5fda09a54ac70bd1342223f62d4ba203.jpg

固城站考察


来源:生态气象Lab

责任编辑:颜昕

审核: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