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丨中国地面小时能见度数据集V1.0

能见度反映了大气的透明程度,与雾、霾、沙尘、降水等天气现象密切相关,是评估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能见度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公路交通、航海航空、环境监测、公共健康以及国防军事活动等多个领域的关键决策依据。

为持续满足气候变化评估、环境气象业务、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等实际需求,研发高质量的能见度数据产品十分重要。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自2022年起攻关研制形成“中国地面小时能见度数据集V1.0”,并于2024年通过了中国气象局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准入。该产品包含了1951年以来中国地面国家气象站(约2400站)以及区域气象站(约3500站)的小时观测数据。在数据产品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攻关基于PDF分析的能见度等级向视程长度转换技术,实现能见度历史数据的量纲统一,突破历史长序列气候分析应用受限的瓶颈。同时,研发了基于能见度自动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有效提升实时数据质量,尤其是提高了包含大量公路交通站等区域站的观测资料质量。

7420bef7668f01143f58637bf9fe556a.png
图1 中国地面小时能见度数据集V1.0提供全国小时能见度观测实况

目前,该产品已在中国气象局业务内网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天擎实况中提供服务,全国小时能见度站点观测实时质控产品为全国早间天气会商提供能见度实况支撑。同时该产品应用于中国气象局《大气环境气象公报》,通过更准确的能见度基础序列为大气环境评估业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92f4c96574c2c79c4a2f2b62622ab4ac.png

图2 中国地面小时能见度数据集V1.0应用于《大气环境气象公报》

下一步,研发团队将持续优化相关技术与流程,做好产品的服务及应用支持,并密切跟踪产品应用效果,持续优化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能见度资料在环境监测、预报和评估业务的支撑能力。


撰稿:费烨

校稿李庆雷

审稿: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