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台风与夏台风有何不同?
提起台风,大家总是会觉得它是夏季的“特产”。实际上,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而登陆我国的台风最早在4月登陆,最晚则在12月才登陆,其中7至9月是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月份,同时也是生成台风个数最多的月份。
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其特点有路径偏南、强度偏强等。


在数量比拼上,夏台风略胜一筹。但从强度来看,秋台风中有更多“狠角色”。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中,34.88%为台风级别,17.95%以强台风级别登陆,4.10%为超强台风级别。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路径偏南,平均强度更强,登陆时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例如,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7级,62米/秒)。
秋台风更喜欢在哪儿“上岸”?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普遍偏南,这是由于进入秋季以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位置逐渐偏南造成的。秋台风最“青睐”的登陆地为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和福建省。


实际上,秋季有台风生成和登陆均属正常现象。1949年以来,甚至有2个台风在冬季(12月)登陆我国,最晚登陆我国的台风为2004年第28号台风“南玛都”于12月4日登陆我国台湾省。
“秋台风”影响范围更广?

一般初秋冷空气强度不太强,对台风强度增强有利,特别是东路回流的冷空气可能会加大了台风北侧的风速,有利台风强度的短暂发展。同时由于有冷空气的不断卷入,在台风北上过程中会导致台风结构发生变化,逐渐从暖心系统转变为冷心系统,逐渐变性为温带气旋。
但是变性不等于减弱。很多台风在变性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强的风雨天气,并且由于变性过程中大气的斜压性增强,变性气旋经常表现为平均风不大,但是阵风影响范围广、强度较强。同时由于台风活动期间水汽输送条件较好,在合适的天气系统配置和冷空气的参与下,可能在台风外围或较远的地方也产生较强的降水,导致秋台风的影响范围更广。
因此,无论从强度还是影响上来看,秋台风都不可小觑,需加强防范。
秋台风避险指南
台风来临时,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风行动对策。收起屋内外的各种悬挂;关闭门窗,必要时加钉木板;检查线路,准备手电、蜡烛,储存饮水,以防断电停水;多备一二日食物蔬菜,尽量不要外出。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张嘉赫
审核: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