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至23日,中国气象局气象软件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课题启动暨学术交流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风云气象、宁波远古超传、北京飞渡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业务单位的专家代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实验室主要成员等共5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同时会议还开放了线上交流。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胡志群研究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范存群正研、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李德泉正研3位专家作大会特邀报告,中科院网络中心刘俊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到会指导。实验室2025年度的8项重点开放课题和17项面上课题的负责人分别从研究背景及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创新点及应用前景、研究目标及预期成果、研究计划安排等方面开展汇报交流,大会的特邀报告与课题报告内容丰富、亮点频现,激发了与会专家们的热烈交流讨论,为当前研究领域带来了新鲜的启示,更为未来研究领域方向提供了宝贵指引。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王西岳主持,实验室副主任杨明、王亚强分别做开场致辞和会议总结。

气科院胡志群研究员

卫星中心范存群正研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李德泉正研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实验室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业务单位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有力推动了气象软件深入发展,还为全国气象软件业务工作的合作及科研应用给予了有力支撑,对于提升我国气象软件的科学水平、服务气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气象局气象软件重点开放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面向信息技术科学国际前沿,以提高我国气象软件关键技术体系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我国气象高质量发展,健全气象软件管理制度、认定评价、标准规范,开展气象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气象软件关键科技领域重大突破和自主可控,提升气象大数据应用、建设数字气象基础设施、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研究与应用,完善气象信息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国高水平气象信息化人才队伍。
现场课题报告部分精彩瞬间

宁波远古超传科技有限公司左瑞卿交流《针对气象数据的高并发大容量文件传输软件开发》
北京飞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吕永春交流《多气象环境逼真渲染技术研究》

清华大学黄向东交流《高分辨率网格气象数据高效存取和渲染加速技术研发》

广州市气象综合保障中心张毅交流《面向气象服务的大语言模型微调技术研究》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罗飞交流《复杂格式气象语料智能处理与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技术研发》

广东省气象台谢泽明交流《基于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底座的全运会场馆气象保障系统》

浙江省金华市气象局郜庆林交流《分钟级降水快速质控方法及短临场景应用研究》

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乔木交流《省级一体化平台的云原生开发框架研究评估及组件化集成场景应用》

陕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冯洁琼交流《气象软件云化效益评估体系与模型构建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数据中心张彩云交流《气象复杂语料的跨模态语义解析与精准召回技术研究》

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曾正茂交流《基于机器学习的Ka波段毫米波云雷达衰减订正研究》

湖北省气象信息与技术保障中心高兰交流《高分辨率多雷达三维风场智能反演模块研发》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刘俊宏交流《基于MQTT协议低空气象观测资料动态异构网络传输研究》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田凤云交流《面向灾害防控的暴雨洪涝多模态舆情收集与分析研究》

浙江省气象信息网络中心高祝宇交流《移动端跨平台气象数据服务组件开发技术与应用研究》

贵州省气象数据中心汪华交流《基于 BS 架构的三维大气格点数据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气象信息与技术支持中心张洁交流《面向气象业务监控的智能问答关键技术研究》

天津市气象信息中心王艺交流《基于GraphRAG的基础资源运维智能问答技术研究》
供稿:杨明
摄影:孙培宇
校稿:霍庆
审核:何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