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换季时节宜遵循健康“守则”


随着冷空气活动趋于频繁,我国自北向南逐渐迈入季节转换的进程。在这冷暖交替时节,公众应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开启健康生活模式。



ac520f9706d248116812b6a7c539c1c1.png


季节转换最显著的特点是昼夜温差加大。比如夏秋季节转换期间,太阳辐射依旧很强,白天增温明显,暑热犹在。但随着暖湿气团南压,在大陆高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少云,夜晚辐射降温显著,导致昼夜温差增大。这种时刻,尽管体感上已逐渐摆脱高温闷热,但昼夜温差大的天气易引发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公众早晚需及时添衣,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image.png


湿度方面,季节转换期也存在剧烈波动。以夏秋转换期为例,此时空气中水汽含量普遍减少。此时北方干燥趋势明显,南方虽仍有“秋老虎’”出现,但由于湿度下降,闷热逐渐被干热取代。因此,季节转换之际,补水不可忽视。



image.png


降水和对流活动的整体格局在此阶段呈现新特点。夏季转换之际,北方由于热力条件减弱、水汽供应不足,降水明显减少,以晴好天气为主;而南方尤其是东部地区,仍受台风和副热带高压影响,可能出现强降水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西南地区及西北地区南部,若有弱冷空气进入,并与前期滞留的暖湿气流交汇,容易形成连日阴雨天气,湿度回升,体感略闷,需注意防范。


在季节转换期,健康防护工作尤为重要。天气转凉,不少室内场所通风减少,需防范有害气体积聚;此时风干物燥,是火灾高发期,应及时清理阳台、楼道杂物,并严禁野外违规用火。在南方地区,尽管进入秋季,“秋老虎”仍可能反复,防暑降温不可松懈。建议公众开展户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适宜的时段,避免烈日高温,注意补水防晒。



image.png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刘蕊

审核: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