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探空全国业务运行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圆满完成数据传输及服务业务流程切换
9月26日21时10分,国家级与省级天镜系统全流程监视页面显示北斗探空数据收集和入库站数达到130站,标志着国内气象探空业务由L波段探空系统切换至北斗探空系统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切换工作部署会要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与气象探测中心紧密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信息中心分别于9月22日、24日和26日的19时15分北斗探空气球施放开始值守,高效保障通信系统、天擎和天镜相关业务的稳定切换,直至22时确保观测数据全部入库。
从2022年开始,信息中心即参与了广东及锡林浩特开展的北斗探空系统测试试验。2023年,根据《气象探空业务系统升级换代工作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牵头完成《气象探空数据传输业务流程调整实施方案》。经过近四年的技术攻关与业务化推进,先后完成互联网DMZ区基础设施资源和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建设、信息安全服务部署、内网业务区通信系统升级、北斗探空数据天擎解码与服务、天镜全流程监视等功能,实现数据的国内共享和国际交换平滑切换,用户无感。组织完成北斗探空与L波段雷达探空平行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及质量评估。有效保障了观测端软件在互联网DMZ区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环境支撑,保障了数据安全传输与国省秒级共享服务,为系统从试验测试、业务试运行到正式切换提供了全面支撑。
校对:赵琦、王舒
审核:戴晴、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