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专业知识服务系统
身边的榜样丨张涛:十年磨一剑,再分析产品助力气象现代化

2024524日,阳光明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数据研究室副主任张涛牵头研制的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CMA-RAV1.5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这不仅是张涛等人十年磨一剑的成果,更是中国气象事业自主可控、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里程碑。

c7efc23c38a3ebfc7f231108bfc3814d.jpg

坚定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2013年研究生毕业,张涛带着对气象数据产品研发的满腔热忱,踏入了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大门。十年磨一剑,他见证了我国气象再分析产品从无到有的跨越。面对国内气象业务科研长期依赖国外产品的局面,张涛和同事决心打破桎梏,研制出属于中国的再分析产品。张涛迎难而上,以钉钉子的精神不断学习和探索。通过广泛调研、深入研究,他像海绵一样吸收全球大气再分析的前沿知识,制定了详尽的实施方案。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他和同事攻克了数据同化、数值模式、观测资料等关键技术难题,逐步构建起我国自己的全球大气再分析技术框架。如今,国产大气再分析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测业务,有效替代了国外产品,为我国气象业务的自主可控和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冲锋在前,在应急保障中践行使命


在科技创新的征途,张涛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精度,他将目光投向了集合变分混合同化技术,通过技术攻关,建成了全球大气实况分析系统;加强了对全球实时观测资料的处理和同化技术研究,特别是风云、海洋、云遥等国产卫星资料的同化,使得产品分辨率达到全球10公里度提高了1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自2022年起,人工智能预报模型迎来了迅猛的发展浪潮,然而,训练这些模型所需的数据集却大多依赖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再分析产品。面对国内在人工智能气象预报业务方面日益增长的研发需求,张涛迎难而上,不断深化全球大气实况分析系统的数据集序列,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了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V1.5,我国首次将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的分辨率提升至10公里,为提升我国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和自主可控能力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他还强化责任担当,参加“23·7”应急保障,支撑防灾救灾。

2023729日至81日,京津冀地区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暴雨,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北京、河北等地的通信基站受到损害,房山、门头沟等关键区域的气象观测数据一度中断。731日16时,北京市气象局向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发出了紧急求援信号。在这紧要关头,张涛毫不犹豫地冲向一线,冒着倾盆大雨,迅速赶往北京市气象局提供现场支持。他与远程支援团队紧密协作,运用先进的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技术,迅速填补了气象观测数据的空白。这一及时而精准的数据支持,为防灾救灾的指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赢得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新时代的奋斗者


张涛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他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传承奋斗担当,为新时代气象信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青年,要以气象高质量发展为己任,以服务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导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张涛将继续前行,用气象科技的力量守护着国家的安全,用创新的智慧点亮气象事业的未来。让我们期待他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气象事业再添光彩。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每一个奋斗者牢记使命,不负韶华,取得更大的成绩。


审核:曹丽娟